[下雨] 如果你走进一家饭店,发现几乎所有菜品都是预制的,你会怎么办?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转身离开决不逗留,然而有一家名叫“米村拌饭”的餐饮品牌,恰恰反其道而行。
它不仅公开依赖预制菜,而且在短短几年内高速扩张,门店数暴增到1863家,而且绝大多的店都开在大型的商场里面,即便大家都知道这是预制菜,可每天还是大批的人前去,排队的人堪比海底捞。
为啥米村拌饭能扩张如此快?为啥大家唯独不排斥这家的预制菜?
一年内狂开500多家新店
你要是去北京国贸附近,看到排队最长的不是那些高级餐厅,而是米村拌饭,是不是有点不太敢相信?毕竟米村的饭,大部分都是预制菜,鸡蛋之外几乎没有现做的食材,服务员还会直接当着你面拆料包,用微波炉加热, 但就是这样的饭店,天天排队爆满。
展开剩余86%为什么?其实说白了,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谁还大把时间慢慢做饭,有的人买菜回家自己做,就是想吃健康的,结果做出来难吃得不行,饭都咽不下去, 更现实的情况是,忙碌了一天,大家都没空弄复杂的饭菜,手机点外卖成了常态。
米村能火,靠的就是这点,快、便宜、味道还算稳定,你花十几块钱,能吃上牛肉拌饭,五花肉拌饭,米饭还能免费续,还能喝海带汤,吃辣白菜,真是很划算, 米村还特别把厨房搞成透明明档,能看到饭菜从开包到加热,消费者心理上会觉得更放心。
别的饭店还在瞎忙乎,怕顾客知道预制菜,米村反而公开透明,把所有流程摆出来,这种我不怕你看的态度,反倒让人信任, 加上选址都在商场和写字楼里,旁边好多高价餐厅陪衬,米村的价格优势更明显,成了不少上班族和学生的首选。
而且米村背后供应链超强大,所有原料都是统一采购,标准化生产,保证每家店做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,这样既保证了品质,又能大批量开店,2023年第三季度他们居然还开了91家新店,关店是0, 这扩张的速度,在餐饮业里面也算是佼佼者了。
所以米村成功的秘密就是顺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,快节奏、求方便、价格实惠,虽然它用的是预制菜,但顾客在乎的不是你用了什么, 而是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:又快又便宜,还能吃得饱,米村就是抓住了这个关键。
全靠同行衬托
米村刚开始火起来,是靠“3元穷鬼套餐”做爆款的,3块钱就能吃一碗米饭,而且能免费续,配海带汤和辣白菜,大家觉得这简直是“做慈善”,养活了一大波穷人, 虽然真去点这个套餐的没多少,但这个噱头帮它拉了不少关注度。
同时米村的价格相对便宜,服务态度又好,从来不会看人下菜,给顾客一种公平对待的感觉,你要知道,很多高档饭店贵是贵,服务态度差,顾客还觉得自己受冷落, 这种情况下,米村的亲民形象更让人喜欢。
其实在很多餐厅被爆出用预制菜和卫生问题时,米村一点没躲,反而大方承认自己就是预制的,厨房还是透明的,让人放心, 这种“公开透明”的做法,打消了不少顾客对预制菜的顾虑。
更重要的是,米村开在商场里,旁边全是动辄几十,上百元的餐厅,一对比,米村便宜又快的特点立刻被放大, 很多打工人和学生没办法花太多钱吃饭,米村就成了他们的首选。
这也体现了当下餐饮市场的现状:一边是高档饭店消费人群有限,一边是绝大多数注重性价比的普通消费者, 米村抓住了普通人的需求,凭借标准化、规模化、价格优势,轻松赢得市场。
而且米村的口味稳定出餐快,这对习惯“快餐”的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,传统饭店口味时好时坏,服务不一,消费者心里没底,不敢天天去, 而米村基本吃到的都是相同味道,起码不至于踩雷,这让人非常的放心。
总的来说,米村的成功不仅是自己努力,更是因为同行衬托,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帮了大忙,米村把“预制菜”这个本来不受待见的标签玩转成了自己的优势。
“东北麦当劳”征服全国顾客
说起来,米村拌饭一开始其实是吉林的招牌美食,很多人都叫它“东北麦当劳”,这一点也不夸张,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出餐速度快,味道又稳定, 2017年,米村才60多家店,到了2023年上海就开了第1000家,短短几年爆发式增长。
米村的快速扩张很有套路:选址商场和写字楼密集区,靠人流量吃饭,用工业化预制菜大批量生产,保证味道统一, 再加上价格亲民,平均客单价只有30元左右,非常适合学生和上班族。
这种工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,让米村能保持稳定品质,同时大幅降低成本,支持高速开店和持续盈利,其实这也反映了餐饮行业的大趋势:传统意义上的“好吃”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,现在的人更看重效率和性价比, 对大多数人来说,一顿饭能快快吃上,味道稳定,价格实惠,就是最好的美食。
米村就是抓住了这个趋势,用预制菜让美食变得更容易获得,也让普通人吃饭这件事更简单更方便,未来的餐饮市场,肯定还有更花里胡哨的高级菜, 但米村证明了,在快节奏生活中,预制菜完全可以成为主流,甚至是一条新的“美食大道”。
发布于:陕西省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